逍遥户外联盟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立刻注册 找回密码

逍遥游户外网

站长推

查看: 3427|回复: 0

泰山谜团之无字碑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365

组织活动:283

履步青云 发表于 2013-3-30 09:0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入系统,获取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

x
一:“无字碑”之谜0 P; ?/ G+ J  b/ W$ \: s
4 S" v* w  b! m4 h6 U
  “无字碑”之谜是四大之谜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千古之谜。泰山极顶无字碑,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山门前八米处,因通体无字,故俗称无字碑。通石由石柱、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顶盖石无任何纹饰,其石质与石柱同,皆为花岗岩质。最顶部略呈圆形,亦无纹饰,其石质为石灰岩,疑为后人更换。因此石无一字痕可考,故对立石人及立石时间等众说不一。颇多传奇色彩,如《泰山小史·无字碑》云:“至今居人频见碑中发光,金霞射目,内大篆数字,恍惚不辨;即之则无,离之复有。”可谓神秘无加。那么泰山“无字碑”最早出现在哪个年代?其形状如何?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秦代或者汉代,还有人认为是唐代。
; T- _! U. B& H! ]: N$ Y3 @6 p
& G2 ?; C2 A  @; v8 V清代之前民间认为是秦立
' _) a2 O6 t! A- j% e1 ]) P( n) z
" e: ~; t+ N6 I5 |  在清代以前,有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观点,无字碑是秦始皇所立。那么为何有这种说法呢?据说,世人多传为秦始皇立,主要是认为秦始皇功德难铭,又焚书黜字,故所立石也“一字不錾”。也有人认为此石的长短广狭制度与《秦琅琊刻石》极相似,由此推断此无字碑是秦始皇所立的。
( z3 ~$ n, M1 s* i* [: l$ d- ]- t6 f6 a0 t
清代学者认为是汉立
% c1 }2 r# @+ [* u
5 Z1 P" [9 n3 y  真正对无字碑作为研究对象的是清初学者顾炎武,他首先将一处仅流于传闻的遗迹作为正规的史学课题加以研究,促成了无字碑从泰山掌故到泰山学术的转换。他认为立无字碑的不是秦始皇,而是汉武帝。他根据《后汉书》亦云:“上东上泰山,乃上石立之泰山巅。”认为此“是汉石无文字之证”,进而推论其未刻之石即后世所见之无字碑;又以《史记》遍记秦刻之史例,指出“始皇刻石凡六,《史记》书之甚明”。“古人作史,文字之密如此。使秦皇别立此石,秦史焉得不纪;使汉武有文刻石,汉史安敢不录乎?” 其最终结论尚不尽完善,但引起了更多人对无字碑的关注。
4 {  x: n8 k& J% z' {# n, i& M* J
当代部分专家认为是秦立
' a3 y8 W& O( B8 h' u' H+ x, C) ?$ p* ?; g, {) ~$ q
  自顾说提出后,便有不少专家参加论辩,或加以补证,或与商榷,除秦汉之争外,有的研究者提出“唐(武则天)立”的功能新说。到了1992年,泰山管委的姜丰荣和山东考古研究院李发林先生又发表文章,重新提出“无字碑”时代属秦的观点。清代之前,世人称无字碑为始皇立,仅传说而已,并未提供足够的证据;顾炎武改定为汉武帝立,也仅是依《史记》、《后汉书》中的某几句话,若全面考查有关历史记载,许多史实与顾炎武的说法相悖,难以圆其说。
5 k" C: O; ~0 A' Z! H/ O' k  无字碑到底建于何时,何人所立,到现在依然未成定论。  e1 M2 y3 Y, R1 F
8 k+ R8 p+ \; e3 p( X0 z- a
无字碑是碑吗?
* i* B/ e/ z, Q+ F, w5 W( h( j! L9 N4 C: n6 Y
  “碑”的形制是何物?姜丰荣认为,“无字碑”形制为“石阙”。石阙的形制,它主要由三个部位组成。中部为阙柱,有四个面,多为长方形或略呈梯形,无字碑亦如是;下部为柱础,闻柱之下无榫,一般将阙柱直接下寝于柱础内,无字碑也是这样;阙柱之上有顶盖,多为屋形出脊,其最顶部有顶柱石,无字碑也与此基本相似。李发林先生则称:无字碑从其形状看,与汉阙的确很像,但并非石阙,而是封坛“志石”。
1 s/ \" F8 v1 ^! }5 g  但是经过了实地勘探之后,以及文献资料的对比考证,从无字碑所在位置分析,马第伯《封禅仪记》所记载的始皇石阙即为无字碑,马第伯记载的几个主要地段的距离比较准确,与现在实测的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与他专为皇帝封禅作准备有关。从他的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出,秦汉封禅坛皆在岱顶玉皇庙院前后;关于无字碑的形制、尺寸、与秦代之时的标志物有惊人的相似。比如秦代对数字的记载都以三的倍数为基准,对于阙的长宽高也是三的倍数。
* E. j' Q/ d2 q  2003年6月,泰山学者周郢在台北《故宫文物月刊》上发表文章,提出了无字碑与“秦阙文化”的关系,指出阙在秦代,非同一般建筑,而是承载着秦代独特的文化理念。秦国建阙,始于商鞅变法,用阙体现中央集权之固体,昭示君主独裁之威仪,而始皇封禅时,将代表秦文化理念之阙立于岱巍,以此昭示东方,显示秦王朝之神圣性与合法性。这些观点,应该说是比较具有说服力的,但是尽管有了这些的观点但也不能说是绝对的。一旦有更新的考证和新的发现,一些结论或许还会被推翻。

返回头条返回主页户外中心同城活动活动视频影视欣赏同城资讯金币商城直播室点歌台户外保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 为什么选择我们
  • 百万品质线路任选
  • 最好最优质服务高品质服务
  • 全网性价比最高
  • 旅游一站式服务

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13-2014 逍遥游多媒体工作室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