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寨是巍巍太行山中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落,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南寨镇境内,与山西省的陵川县、壶关县挨着,是三县交汇处。景区内几十座山峰错落有致,峡谷幽深,泉瀑相连,自然风景优美,境内最高峰海拔1654米。
齐王寨的由来始于一个传说,据说在秦初,秦国攻打齐国,齐国灭亡,齐王建被贬黜百泉,齐王的后代也就隐匿这里,等待长大后复国报仇。如今,传说中的齐王楼、齐王宫、练兵场等建筑早已无处寻觅,留下来的只有无数脍炙人口的传说和相关遗址,后人称这里为“齐王寨”。
9 d/ X8 N* Q/ w2 M/ v' Y
齐王寨目前没有什么旅游职称,和八里沟、九莲山、回龙界、关山、万仙山、王莽岭、秋沟、天柱沟隶属于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齐王寨平时宣传比较少,知道的人也不多,虽然名气没有八里沟、万仙山大,但这里的风景一点不输南太行其它景点,太行山的巍峨景观到处可见,泉眼、溪水、碧潭、瀑布、古村落样样都有,可以说“到此一游,不虚此行”。
% `% i' p* b. L# f/ B8 j0 R2 d
交通指南:
齐王寨目前通公交车,只能自驾游或者组团包车,齐王寨离辉县55公里左右,不管你从什么地方去,先驱车到辉县,然后导航去齐王寨,走234国道——转229省道——转342国道——景区大门,大概一个小时车程就可以到齐王寨景区门口。提醒一下,齐王寨第一个大门是个牌坊,进入牌坊大门后需要开车走一段盘山公路到景区售票大门,大约10分钟车程。
主要景点:
1 ?% ?* ?! f/ [6 O- |
; f1 _* Q1 V# d6 p# ^- }8 A' C
齐王瀑、挂壁公路、齐王故道、龙凤潭、秀水峡、一线天、齐王幽谷、喊泉、梦泉、龙王庙、齐王寨、齐王楼、黑龙潭、九龙洞、佛爷沟。从进景区大门,第一个景点就是齐王瀑,它的美丽不亚于八里沟天河大瀑布,落差80多米,远看似淑女浣纱,近看似白龙挂川,绚丽壮观,可以在这个地方多驻足欣赏一会儿,顺便拍些照片和视频。
7 f9 m( O+ g5 J/ o% ^ h- Y2 J/ g
* N# Y; G E2 T5 r9 N旅游路线推荐:
8 k7 }- N- L& o; \ x$ B$ Q1 W; z+ n6 }
景区大门——齐王瀑布——龙凤潭——观瀑台——齐王故道——秀水峡——一剑天——太子湖——御林桥——妃子持——齐王桥——龙王庙——齐王寨——齐王楼——黑龙潭——九龙洞——佛爷沟。齐王寨主要游览区集中在一条峡谷中,建议把车停在齐王瀑旁边的停车场,下去看完齐王瀑、龙凤潭,然后沿着齐王故道和一段挂壁公路,顺着峡谷往里走,一直顺着溪流走到尽头(佛爷洞),全程都是缓坡、平路,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体力,然后原路返回,中午可以在齐王寨村吃个地地道道的农家饭,歇息之后返回。
& ^# v+ R4 x0 C' z0 ]7 c9 J
$ i* c5 s1 H' c) N9 l! j1 }
住宿美食:* q; w4 h. D C1 B
" {2 J0 C* ?4 }! O8 J
齐王寨只是一个小村落,仅有百十户人家,食宿主要集中在齐王寨村,住宿都是农家乐,管包食宿,平均80-100/人的消费,至少吃的饭菜都是大山里的天然食材,相比外面的餐厅饭菜,齐王寨的饭菜味道还是挺赞的。
6 o& c* S1 H- I/ C0 e
! n& \) n: g5 L. G
门票信息:
) `* _: C) U# D0 `: k
w2 g9 { L7 A5 j' `- D
因为齐王寨目前没有旅游级别职称,目前的收费标准是:门票5/人,停车10/车,景区内部没有其它收费项目,去过的人都会赞叹齐王寨的收费超值,花十几块钱却可以享受百十元级别的景区美色。
2 |! `( R9 w$ A6 C( I0 F/ r景区点评:
1、推荐指数:★★★★
2、景区标签:太行山、瀑布幽谷、写生摄影、古村落、驴友野营、自驾游、摩旅
3、适合四季旅游,初春的桃花园,盛夏的青山绿水,深秋的满山红叶,寒冬的漂亮冰挂。
4、土特产:柿子、柿饼、野花椒、山楂、野苹果、也菌菇、小米、蒜蓉辣椒酱等
5、齐王寨除了自然风景优美,齐王寨村也值得细细品味一番,整齐的青石板路,用石头堆砌的房屋、院墙,门前门后的参天古树,涓涓溪水流过村头,……,特别是清晨的时候,一层薄雾笼罩在村间,衬托着太行山,俨然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画,或许这就是我们向往的“世外桃源”生活。
6、附近其它景点:秋沟、天柱沟、郭亮村、南坪、王莽岭,都在342国道附近,喜欢旅行的朋友可以多待几天,慢慢细品太行山的青山秀水。
) o& A: h$ ^$ T9 R+ L9 y$ @) t- y7 r
3 J% c% Z0 ^ T% P: R2 e X8 m# N" z, k
0 r7 C+ z% Z" @
; z7 d3 L( r$ b2 [3 P# X9 r1 ~- Z- j9 m* {1 N8 K; {
B$ f* i* S7 @) b1 S! k0 a
3 n s5 t% ~: U7 P% P8 l; q2 y, m, p. \- g5 P9 A/ B/ V
. P1 ]1 C- o4 f- U1 I